第485章 炸炉?-《日夜游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周玄实际上,听不见他们的声音,但他从那些困顿之人的嘴形,也能分辨出他们的呼救。

    白鹿方士怕周玄心软,连忙说道:“大先生,这些人,都是由七情六欲所化,不是真正的人,你莫要生出恻隐之心来。”

    原本人间愿力也会化成人形,但这些愿力过于膜拜周玄,今晚,它们是铁了心的要为周玄炼丹,所以成了炉中之水,很是配合。

    但那些「七情六欲」,就没有那般配合了,不愿融于丹水,不断的挣脱。

    “我到底是做了一些什么柔弱病娇的事情,怎么你们一个个都认为我没有铁石心肠呢?”

    先有喜山王的“君子远庖厨”的劝诫,现在白鹿方士又让周玄别动“恻隐之心”,

    周玄颇有些无语,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体面了,导致大伙都认为他是个乱世圣母。

    “我颇有些善心,但我哪怕大发慈悲,也知道什么叫有时有晌。”

    周玄掷地有声的说道。

    白鹿方士听到此处,便不再劝了。

    炼丹还在继续,不过,很快,这炼丹的路数,似乎出了一些问题,

    问题便是那些求救的人,它们都在碧水中浮沉,但始终没有炼化的迹象。

    这些人,是七情六欲所化,那要炼出丹来,这些人便要被撕碎,被揉合,然后再提取出其中的精华,

    精华夺萃,凝以成丹。

    “这些人炼化不了啊?这丹鼎托大了。”

    白鹿方士也是第一次“可视化炼丹”,以前他炼的丹,炉子就是炉子,要想知道炉内情况如何,需要通过火眼的色泽、走向、火势大小来判断。

    所以,一个炼丹方士,是要经过很多年的锤炼,积攒下丰富的经验,才能炼出上好的丹药来。

    而周玄这炉丹,需要什么老师傅经验?直接看就行了。

    这种方式炼丹,对于老白鹿来说,太简单不过。

    周玄听了白鹿方士的话,问道:“你说这丹鼎托大了,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这丹鼎既然是活物,那便有人之灵性,这有了人的灵性,便也有了人的弱点——人嘛,尤其是高手,总容易高估自己,

    若是成了嘛,那便是艺高人胆大,若是不成,那就是好大喜功,

    这如山般高大的丹鼎,怕是后者。”

    白鹿方士一副扼腕的样子,说道:“它吞纳了太多的七情六欲,然后一口气要给炼化,结果炼不化。”

    周玄没工夫听白鹿方士扯野棉花,他只关注“若是一直炼不化,炉鼎将会如何?”

    “会炸炉。”

    白鹿方士说道:“那炉膛里的火,一直在烧,但那七情六欲,却一直炼不化,时间一长,火力便会更加凶猛,凶到超过炉子的承受范围,那炉鼎便会崩碎。”

    “要炸炉吗?”周玄的眼神中,终于出现了一丝隐忧。

    他也万万没想到,这炉鼎竟也有人的劣根性,自己给自己加活儿。

    他还没吐槽完呢,那白鹿方士已经开始大喊大叫,

    “大先生,已有炸炉的迹象了。”

    只见白鹿方士跳着脚,双手直拍大腿,心火焦急。

    周玄也望向了那个炉鼎,他就瞧见,青红两尾大鱼,此时哪里还是鱼,

    那两尾鱼,成了两条龙,而且是巨龙,一青一赤,在那炉鼎里翻江倒海。

    两条龙,还有涨大的趋势,它们庞大的身躯,如山的炉鼎已经有些承载不起,若是继续如此,青红双龙,都不用捣乱,只靠身躯,便会将炉鼎涨碎。

    “老白鹿,有什么方法,去炼化那些七情六欲?”

    “若是其余的小炉子,倒有些办法,无非是把那炉鼎盖子掀了,将其中尚未炼化的材料一并取出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取出的材料,还能接着用吗?”周玄问。

    “用不了了,两害相权取其轻,废一批材料,保全炉鼎,这是炼丹方士常见的做法。”

    白鹿方士叹着气,说道:“但这口鼎炉,太大了,比山还高,内蕴青红天火,其中蕴藏的能量,若是爆发,能在明江府里震得坍塌大半,谁进这炉膛,谁就是死路一条。”

    周玄听了此处,便做下了计较,也仅仅是流转了几个念头,他猛的朝着炉鼎喊道:“星空卷,把鼎盖打开,让我进炉。”

    “大先生,你这是要去把多余的七情六欲给取出来?可万万使不得。”

    白鹿方士慌忙劝道。

    一旁的老友们,也都劝周玄再观瞧观瞧。

    “玄子,先别轻举妄动,让那炉子再自己炼炼,说不定过会儿,就把那些人全部消化了。”

    云子良也是怕周玄出事。

    周玄却摇着头,说道:“若是再等下去,我怕错失了最后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他怕再等个一时半刻,这炉鼎的情势会急转直下,到时候,整个势态,怕真是覆水难收。

    “青红两条大鱼,在我秘境中豢养,七情六欲,受制于我的命运法则,那汹涌的人间愿力,本就是明江府百姓对我的信任,

    他们都与我有颇多的羁绊,我料想,它们皆不会伤我,这才是我要下炉的主要原因。”

    周玄不是莽夫,刚才他虽然念头转得极快,但不代表他没有深思熟虑。

    “这鼎炉,这些材料,都不易得,若是毁了,再去收集,怕是要下许多工夫了,它们不能毁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