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六章唐俭为使-《大唐之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柴兄,一会儿我们特种一队会单独行动,你就和特种预备队留守吧,过几天我们就回来!”

    刚刚回到大门处,宇文哲转身面对着柴折威,道。

    “怎么?”柴哲威脸色有些难堪,道。

    “你不要误会,之后的行动会有一定的危险性,即便是特种预备队的成员都不会参与!”

    柴哲威听到了宇文哲的解释后,自嘲的笑了笑,并没有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很快,张玲珑带着田老大和二狗子七人,来到了甘州城的城门处。

    “将军,你可来了,什么时候把我们调回去,每天听着前线的战报,兄弟几个实在是坐不住了啊!”

    田老大几人看到了宇文哲后,眼神一亮,急忙跑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玲珑,有一个任务给你,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,朝廷就会派使者前来,到时候尽量拖住来使的脚步,我把大虎叔和特种预备队留下来帮你,你是女孩,所以最为合适!”

    宇文哲并没有理会田老大,而是对着张玲珑叮嘱道。

    “现在就到了我们出动的时候,走!”

    随后,宇文哲对着田老大等人点了点头,带头离开了甘州城,特种预备队的成员牵来了七匹战马,田老大等人上马,紧紧跟在了后面。

    特种一队原本有一百一十一人,除去赵方带走了三十名,苗星带去甘州城的十名,还有在之前的战斗里负伤的,只剩下了四十六人,这还算是加上林平和李邺嗣的数量。

    一行五十四人,骑着战马,一路向东北的方向奔去,很快就消失在甘州城下。

    时间一晃,就过了两个月,年关已过,冬天却没有丝毫过去的意思,每天的温度持续降低,雪下的格外频繁。

    阴山之上的大雪,越积越厚,仿佛这个冬天若是没有过去,就再也没有了出兵阴山的希望。

    执矢思立每天拼命的赶路,因为打着出使的旗号,所以在路上并没有受到什么为难。

    在旅途上的官员得知执矢思立是去长安请降之后,还为他大开方便之门。

    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,执矢思立不但在长安返回,长安派出的使臣也到了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执矢思立的到来,让朝堂上的老顽固们一阵自傲,仿佛突厥来降是因为被天朝上国的威仪所震慑,是理所应当一般。

    抱着既然你已经认我当大哥,那么小弟犯了错大哥就要包容的想法,众位大臣劝谏李世民,既然颉利已经服输,就不要妄动刀兵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思考了良久,现在颉利就剩下了一万多的部队,已经翻不起大的风浪,在加上大雪下起来就没有停的意思,每天军费的支出实在是过于庞大,就同意了突厥投降的这一结果。

    当时,就在李世民颁下了圣旨的那一晚,长安城解除了宵禁,举国同庆,曾经逼迫的大唐不得不对其低头的突厥,投降了,这怎么看也是一件扬眉吐气的大事。

    当天夜里,数道圣旨被发了出去,执矢思力带着使团返回,还带回了朝廷的表彰,第二天一早,朝廷派出的使团向着北方进发。

    使团领头之人,是最坚持接受颉利投降的鸿胪卿唐俭,唐俭为正使,大将安修仁为副使,两个月后,使团来到了甘州城。

    张宝相出城迎接,唐俭坐在马车里,进入城门的时候也没有露面,直接到了中军大帐的位置,才下了马车。

    唐俭的怀里抱着一个精致的火炉,下了马车后,感受着刺骨的寒风,缩了缩脖子,一个喷嚏打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一路的颠簸、寒冷,使得唐俭受了风寒,俗称发烧了。

    张宝相无奈,把中军大帐空了出来,随即请来了张玲珑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