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三章逃兵、当斩-《大唐之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这真是一个猪一样的对手啊!”

    “对啊,处斩逃兵,谁都说不出什么,就是郑善果想要为逃兵说话也得掂量掂量!”

    赵节并没有发现贺兰俊眼神深处的鄙夷,兴致冲冲的离开了书房。

    第二天,一份死刑的奏请放在了郑善果的身前。

    唐朝贞观时期,对于死刑是十分严谨的,

    李世民刚一登基,就完善了这一制度,规定了“三复奏”和“五复奏”两种,地方的死刑案件适用“三复奏”,京师的死刑案件适用“五复奏”。

    对刑杀之人,死前一天允许复奏两次,执行死刑当日仍可复奏一次,尽量避免错杀无辜。

    而且,在执行时间上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,若不是在秋分至立春之间处决死刑者,要判一年徒刑。

    现在立春已经过去了,想要执行死刑,就一定要等到秋分。

    奏请送到长安后,这第二道奏请原本就应该是邢部尚书审查,所以这第一道判决就送到了他的手上。

    只要第一次判决生效,那么死刑的囚犯就会被单独关押,而且除了贺兰俊或者赵节亲自点头,任何人不得 探望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只要郑善果认同,那么贺兰俊有把握把行刑时间提前,这样就谁也说不出什么了。

    郑善果看着眼前的这道死刑申请,心中有些疑惑,贺兰俊是做鬼心虚,郑善果根本不知道监牢里的任何情况。

    “逃兵?府衙抓住了逃兵要处决,这也有先例,只是怎么会有逃兵逃到了这里!”

    郑善果虽说有些疑惑,但还是在奏请上签上了字,毕竟这是有前例可寻的,而且做了逃兵还被抓到,就算是处死也不可惜。

    “仁实,这里有一道死刑奏请,你去查一下真伪,还有,处决逃兵要有军方的人见证才是,在给贺兰山的韩将军送信,顺便送上一封拜贴!”

    “好,属下这就去查探!”

    刘仁实拿着这道奏请,转身离开了衙门。

    虽说郑善果的队伍也有百十号人,而且各个都是精锐的捕快,但是每一次刘仁实都不会调动太多,这些捕快都多数都是守在郑善果周围,小心翼翼的保护着。

    刘仁实离开后,郑善果随后走出了了房间,看向了城主府的方向,“这倒是多给了本官去往贺兰山关隘的借口,贺兰俊,你到底在搞什么鬼!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宇文哲当时确实是身穿着军队的衣甲被找到的,而且当时也是两个人,刘仁实的精力也没有放在这件事上,查探了一番,事情属实之后就和郑善果汇报了。

    现在的刘仁实,满脑子都是在监狱见到的那一双眼睛,心痒难耐。

    下午,郑善果出城向着贺兰山而去,赵节拿着这份郑善果签字之后的奏请,兴奋的来到了城主府。

    郑善果刚刚午休完,在办公的时候就被赵节找来了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到这里来找我?”贺兰俊看着眼前兴奋的赵节,厌烦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,不就是正常的汇报工作吗!”

    赵节不以为意,”你看,郑善果这么快就确定了,这是奏请,现在只要发到长安,不出意外的话秋分就能行刑!”

    “郑善果这么快就签了?”贺兰俊有些意外,道。

    “我估计郑善果是被他的任务牵扯了精力,这不,一大早就去贺兰山了,说是去寻找林哲的住处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