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章高士廉的任职-《大唐之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世民出奇的愤怒,对着大臣们一阵咆哮,就知道派自己的人去往陇右,真正打的什么心思李世民能不知道?

    争的最厉害的,都是各个豪门巨阀的官,全都是冲着炼制食盐的方法去的。

    最终,李世民借着大锅里的食盐被尝了干净的借口,大发雷霆,去往陇右之地的官员也就定下了。

    赵国代表的是暗卫,只能暗中布置,不能放到明面上,最终,李世民派了高士廉前往陇右主持大局。

    高士廉一出马,所有的大臣都蔫了,谁敢不服气,要是说在文官系列里,最有威望的,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不分伯仲,但是要论资历最深,最德高望重的,就只有一人,那就是高士廉。

    高士廉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排名第六,一辈子不会结党营私,而且心性明达,高风亮节。

    李世民打心眼信任高士廉,就连孔颖达在做事的时候,都会为了他老孔家的名节有所选择,而高士廉,完全是一心为公,这也是李世民选择高士廉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高士廉去往陇右,足以震慑多方豪门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高士廉是谁,高士廉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亲舅舅,而且这两人的父亲死的早,都是高士廉把他们一家接到了自己的府邸生活,可以说,虽说是舅舅,但是高士廉一直履行着父亲的职责。

    并且,李世民之所以娶了长孙皇后,当时也是高士廉一手促成的,再加上高士廉这些年的功绩,谁敢多说别的。

    就算有不同意见,不也被李世民这一顿脾气给吓了回去。

    当时宇文哲就在朝中,对于李世民选择的人选,十分赞同,要说李世民在大是大非上,绝对是一个异常精明的主儿,不服不行。

    之所以宇文哲会来上朝,是因为军校已经开始运转,怎么样都得给宇文哲按上个官职,才能名正言顺。

    最终,宇文哲依然是三品武将的职位,在权力上,除了多了个职称,以后又可以自称本将,别人又可以叫他林将军以外,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
    但是明面上有了这个身份,有些事做起来更加名正言顺一些罢了。

    这一次,宇文哲恢复军职的时候,十分顺利,就在李世民提出提议来的时候,武将这一列,包括李靖在内,“哗啦”一声全都站了出来,高喊陛下英明。

    这反应快的。就好像提前说好了一样。

    宇文哲看了看,前往军校执教的将军,全都出来了,基本上已经代表了大唐整个军方的意志。

    李世民当然知道其中的原因,也乐得没人阻碍,十分顺畅的通过了对于宇文哲的册封。

    不过这样的场景落在有些人的眼里,可就不是滋味了,比如萧瑀,比如最近刚刚恢复了官职的唐俭,再比如什么表情也没有流露出来的长孙无忌。

    但是其中脸色最为难堪的,还是侯君集。

    他们都很清楚,宇文哲已经真正在军方站稳了脚跟,足以称得上军方内的一位大佬儿,在以后大唐的军方,有着极为重要的发言权了。

    退朝以后,宇文哲拿着白蛇传的上册,去了立政殿,交给了长孙皇后,而且千叮万嘱,下半册很快就能送来。

    在下半侧送来之前,千万别让高阳看到,不然高阳看完了上半册,跑到曹府去抢下半册,还不得爆发一场女人的战争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