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六零章 盟主之位-《回到三国当暴君》
第(2/3)页
“各将军,我等奉大义前来,兵多将广,为拧成一股绳,本太守建议先在各将军里选出此次讨董大军的盟主,统一行事,再有序地进兵攻打董卓,免得误伤,或者被董卓那老贼独一攻破。”
王匡提议很合理,但其实却没必要,各路诸候都是人精,谁信得过谁啊。
讨董为的也是董卓倒台之后,能够瓜分的利益,现在王匡提出推选盟主,目的就是先在十八路诸候里面收割一波,看谁先倒霉,失去了话语权的话,那便只能充当绿叶,去衬托别人的大红大紫。
尤其是十八路诸候,不管兵马多少,粮草辎重这些都带得挺足的,一旦当了盟主,那无论是兵马,还是粮草,都归盟主调拨,这其中的猫腻就多了。
王匡一说完,曹操瞬间就起来附和了,曹操带的兵马不少,粮草更是仅能支撑三五日,曹操从发兵开始,就打算找其他诸候混口饭吃的了。
现在王匡的提议正中曹操下怀,曹操之前已经比对了十八路诸候,发现四世三公的袁氏势力最大,而曹操只是单干,既然盟主不可少,那曹操就知道要推荐谁来当了。
自然是结交为好友,私交甚笃的袁绍袁本初来做盟主,对曹操最有利了。
“袁绍袁本初,出身袁氏,四世三公,门生众多,且又是名相之后,操以为可当盟主。”曹操朝袁绍望了一眼,便拱手抱拳,向各路诸候进言提议道。
要知道曹操推荐袁绍,理由虽说得冠冕堂皇,但其实暗藏私心,毕竟出身袁氏的人,可不仅仅只有袁绍呢,还有袁绍的堂兄袁遗,袁氏的嫡子袁术,论长、论嫡都排不到袁绍来当这个盟主。
可曹操只和袁绍关系好啊,袁术不太鸟曹操这宦官之后,袁遗只顾着读书,真当这两人当了盟主,曹操可没好果子吃。
况且曹操这样一说,拿出袁氏来镇压众诸候,也是有好处的,比如这般一提,冀州牧韩馥是袁氏的门生,自然得拥护袁氏的几路诸候了,而一下子拉拢了袁氏三路诸候,加上曹操自己,还有曹操的死忠粉鲍信,这一开场就等于集齐了六路诸候了。
十八路诸候已得三分之一,袁氏这盟主之位唾手可得。
第(2/3)页